埋线隆鼻有什么危害

王克明
王克明 副主任医师 整形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三甲
埋线隆鼻是将可吸收线埋入鼻部,通过线的牵引提拉来塑造鼻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梁高度和鼻尖形态。不过,埋线隆鼻也存在一些危害,如感染、排异反应、线头外露、鼻组织损伤和效果不理想等。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1. 感染:埋线过程中若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或术后护理不当,细菌易侵入创口引发感染。表现为鼻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一旦感染,不仅影响恢复,还可能破坏鼻部组织,影响隆鼻效果。 2. 排异反应:部分人对埋线材料有排异现象,身体会将其视为异物,出现局部肿胀、积液等。这与个人体质有关,排异反应可能导致隆鼻效果不佳,还需取出埋线,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 3. 线头外露:随着时间推移或外力作用,埋线可能移位,导致线头穿出皮肤表面。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增加了感染风险,需及时处理,可能要取出外露线头。 4. 鼻组织损伤:埋线过程中,若医生操作不当,可能损伤鼻部血管、神经。损伤血管会引起出血、血肿,损伤神经则可能导致鼻部感觉异常,影响正常功能。 5. 效果不理想:埋线隆鼻效果维持时间有限,一般为1 - 2年。而且由于线的支撑力不足,可能无法达到患者期望的鼻型,还可能出现鼻梁变宽、鼻尖形态不自然等问题。 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不要随意触碰、挤压鼻部,以免影响线的固定和鼻型。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恢复。若出现异常情况,如疼痛加剧、肿胀不消等,应及时就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三十八周能剖腹产吗

怀孕 38 周可进行剖腹产需综合多因素。胎儿有宫内窘迫等情况可保胎儿安全而剖;母体患严重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等不宜继续妊娠时可剖;胎盘出现老化、早剥等功能严重受损也可考虑。38 周胎儿基本成熟,但剖腹产有出血等风险,需谨慎权衡利弊并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科普文章 2019-08-20

第二次剖腹产比第一次疼吗

一般情况下第二次剖腹产不一定比第一次疼。手术操作顺利且无差异时疼痛相似,遇粘连等情况术后疼痛可能加重;个体差异方面,有的患者第二次因心理放松和身体适应感觉疼痛减轻,有的因年龄等因素感觉更疼。术后医生会根据疼痛情况用药止痛,且有多种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

科普文章 2019-04-13

腺肌症可以喝蜂蜜吗

腺肌症患者一般可喝蜂蜜,蜂蜜营养丰富能补充能量、提高抵抗力,但因其含雌激素,患者要适量饮用,过量可能加重痛经、子宫增大等症状。腺肌症患者应避免吃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刺激子宫加重不适,可多吃苹果、香蕉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助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19-09-18

孕期NT什么时候做

NT 检查适宜在孕 11 天到 13 天加 6 天进行。此阶段可较准确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过早胎儿小,透明层未形成难测;过晚则会被吸收无法准确测量。若此时间段 NT 值异常,可能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风险,需进一步检查如羊水穿刺。孕期不同阶段有多种检查项目,如唐筛、大排畸等,各有其意义和作用,孕妇应按医嘱按时检查。

科普文章 2019-11-29

人流后会流血多久

人流后通常流血 3 至 7 天,因子宫内膜有创面,子宫收缩会有少量出血,随子宫恢复创面愈合出血停止。若出血超 7 天,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宫腔残留或感染等原因,需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同时,人流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一个月内禁性生活和盆浴,以助身体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科普文章 2019-03-03

怀孕第一个月胸会疼吗

怀孕第一个月可能出现胸痛,并非所有孕妇都会有。激素变化致雌激素、孕激素升高,刺激乳腺发育,引起胸部胀痛,多为轻微至中度常见。心理因素如压力大、紧张焦虑会放大身体感觉,导致胸部不适或疼痛。个体差异明显,有的孕妇对生理改变适应好不胸痛,有的敏感易出现。怀孕初期身体反应多样,胸痛只是可能症状,若疼痛严重或伴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03-07

治疗子宫肌瘤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子宫肌瘤的中成药有桂枝茯苓丸、宫瘤消胶囊、小金丸等,可控制肌瘤生长、缓解症状,具体用药依个体情况遵医嘱。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消癥,改善月经不调等;宫瘤消胶囊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缩小瘤体;小金丸散结消肿、化瘀止痛,但含制草乌需关注不良反应。患者选药应考虑自身状况,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0-07-18

宫口没开可以打催产针吗

宫口没开能否打催产针需综合判断。足月且胎儿状况好、宫缩乏力时经医生评估可打催产针并监测;未足月则通常不建议,以防早产致胎儿肺部发育不成熟等风险;存在剖宫产指征如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即便宫口未开也不会打催产针而是选择剖宫产。催产针使用有严格医学指征和风险,需专业医生全面评估,孕妇及家属应配合了解相关风险。

科普文章 2019-03-09

坐月子能吃海参吗

产褥期(坐月子)可以吃海参,海参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其中蛋白质利于身体恢复与乳汁分泌,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提高免疫力促进恢复,但要适量食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产褥期也可吃鸡肉、鱼肉补充优质蛋白,应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且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果。

科普文章 2019-03-08

怀孕初期可以吃木瓜吗

怀孕初期不建议吃木瓜,因木瓜含有的木瓜蛋白酶可能致子宫收缩,而此时胎儿着床不稳定,子宫收缩易增加流产风险,且其营养可从其他食物获取。怀孕初期饮食要选营养丰富且安全的食物,如苹果、香蕉、西兰花、鸡肉、鱼肉等,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或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等。

科普文章 2019-03-08

喝豆浆对子宫好吗

喝豆浆对子宫有一定好处,存在个体差异。富含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体内雌激素低的女性适量喝可调节激素水平,利于子宫健康,如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减轻更年期症状等。但过量饮用可能不良,如患子宫肌瘤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女性,过量摄入会刺激肌瘤生长,不利于子宫。豆浆营养成分虽对子宫有影响,但不能视为治疗子宫疾病唯一方法,有子宫疾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

科普文章 2019-08-18

排卵期试纸阴性

一般排卵期试纸阴性有多种可能。女性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前 14 天左右,测试早则 LH 未升会呈阴性;月经周期不规律难以预估排卵期,实际排卵期未检测会错过呈阴性;检测方法不当,如尿液采集和试纸浸泡时间等不符合要求,结果也会不准。若想更准确确定排卵期,可结合基础体温测定、宫颈黏液观察等方法,备孕未成功且试纸一直阴性,建议就医做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等检查。

科普文章 2019-03-08

这个月塞了药但怀孕了

塞药期间怀孕影响取决于多因素,局部抗感染药如甲硝唑栓早期用有风险,中晚期用药量少、时间短影响小但需观察;激素类药如雌二醇栓孕期用会干扰激素水平,早期增加畸形风险,中晚期影响生殖系统等器官发育,用药后怀孕应就医评估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19-03-07

怀孕可以吃姜糖吗

孕妇可适量吃姜糖,姜糖中的姜通常为生姜,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姜辣素等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姜糖中的糖能提供能量。不过要适量食用,因其糖分多,过量食用会使孕妇血糖升高,增加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并致体重过度增加。孕期适合吃新鲜蔬果和富含蛋白质食物,辛辣生冷、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应少吃。

科普文章 2019-03-07

nt需要憋尿吗

一般情况下 NT 检查不需憋尿。怀孕 11 - 13 周+6 天进行早期 NT 检查,子宫已增大且有足够羊水,超声可清晰观察胎儿颈项部。特殊情况为子宫后位且胎儿位置不利观察时,医生可能让孕妇适当憋尿以托起子宫改变位置关系,此情况较罕见。NT 检查是重要筛查项目,用于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孕妇应按医嘱按时检查以保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19-03-09

唐氏筛查要抽血吗

一般情况下唐氏筛查需抽血,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标志物,因其含量能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且血液成分能反映孕妇及胎儿情况,经实验室分析可算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疾病风险值。但它只是初步筛查,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结果异常需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或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科普文章 2019-09-14

月子里可以吃葡萄干吗

月子里通常可以吃葡萄干。葡萄干含丰富葡萄糖,能快速为产妇补充能量、恢复体力,其富含的铁等微量元素可预防和改善产后缺铁性贫血。但因含糖量高,食用要适量,以防血糖波动和体重过度增加。月子期间还建议多吃瘦肉、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蔬果,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以助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19-03-08

荠菜孕妇可以吃吗

孕妇一般可以吃荠菜,荠菜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如维生素C可增强孕妇免疫力,胡萝卜素对胎儿视力发育有益。但孕妇食用荠菜要适量,过量食用可能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孕妇饮食应多样化,多吃新鲜蔬果如菠菜、苹果等,避免生冷食物,少吃含大量添加剂的食物,这有助于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

科普文章 2019-03-04

骨盆修复和盆底肌修复一样吗

一般情况下,骨盆修复与盆底肌修复不同。骨盆修复针对骨盆关节,如怀孕生产致耻骨联合分离等变形错位,修复方式有手法复位等物理治疗;盆底肌修复针对盆底肌肉功能,产后松弛会致尿失禁等,修复方法有凯格尔运动等。二者虽不同,但有联系,骨盆状态影响盆底肌功能,盆底肌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骨盆稳定。

科普文章 2019-03-16

割双眼皮一个月了还肿是怎么回事

割双眼皮一个月还肿,原因多样,包括个人体质恢复慢、术后护理不当、局部感染、术中创伤大、饮食未忌口等。治疗方法有热敷、按摩、保证充足睡眠、使用消炎眼药水、遵医嘱服药等。不同方法有不同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热敷要注意温度,按摩力度需轻柔。若肿胀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10-1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