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肿瘤组织可阵发性或持续性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嗜铬细胞瘤多发于20-50岁,该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约10%为恶性,多数的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内。
髓质外的嗜铬细胞瘤称为副神经节瘤,副神经节瘤位于腹部、胸部、头颈部或盆腔,也称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可以间歇性或者持续性发作,典型的发作可以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最高时收缩压可以达到200甚至300毫米汞柱,还会伴有剧烈头痛、全身大汗淋漓、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还可能伴有皮肤苍白、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腹泻等。
嗜铬细胞瘤还有可能会引发低血压和休克,甚至是高血压、低血压交替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