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历格式需遵循以下规范,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医疗质量:
一、首页填写规范
-
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需具体填写而非“成人”)、籍贯、职业、住址等。
-
就诊信息
-
科别:明确标注就诊科室。
-
日期:年、月、日,必要时标注具体时刻(24小时制)。
-
病历号:住院患者需填写。
-
二、病历内容结构
(一)初诊病历(新病就诊)
-
主诉
突出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如“发热3天,伴咳嗽”)。
-
现病史
详细描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包括伴随症状、治疗经过及效果。
-
既往史
记录相关病史(如手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
-
体格检查
-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
阳性体征:如肺部啰音、心电图异常等。
-
阴性体征:如肢体活动正常、皮肤无皮疹等。
-
-
辅助检查与初步诊断
包括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影像学资料及初步诊断结论。
-
处理与建议
药物治疗(如复方甘草糖浆、交沙霉素)、生活注意事项、复查计划等。
(二)复诊病历(旧病复诊)
-
病史
上次就诊后的病情变化、药物疗效及反应。
-
体格检查
记录新增阳性体征或原有体征变化。
-
辅助检查
复查项目及结果(如血常规复查)。
-
诊断与处理
诊断调整(如病情稳定可省略诊断)及后续治疗计划。
三、书写规范要求
-
术语规范
使用国际通用的医学术语,避免模糊表述(如“某症状待诊”应改为“发热待诊(查)”)。
-
逻辑清晰
按时间顺序排列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便于医生快速了解病情。
-
签名规范
医师需在右下方签名,需上级医师审核时在左侧划线相隔。
四、特殊注意事项
-
急危重症患者
必须记录就诊时间到分钟,除基本信息外增加意识状态、抢救措施等。
-
多病共存患者
若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按主次疾病排序。
-
转科/会诊患者
需注明转科医院、会诊医师及时间。
通过规范书写门诊病历,可提高诊疗效率,保障医疗安全,并为患者提供更清晰的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