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身体着凉(如中暑伴随发冷)需立即脱离高温源,采取物理降温与适度保暖结合的方式,避免过度捂热,重点补充电解质水分,必要时就医。以下是具体应对措施:
-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紧身衣物,避免直接吹风或空调直吹。中暑发冷是体温调节紊乱的表现,此时继续高温暴露会加重症状。
-
科学降温: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温水擦拭全身。忌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发寒战反升体温。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
-
补液策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绿豆汤、菊花茶等清凉饮品可辅助降温,但不宜过量饮用生冷液体。
-
适度保暖:若患者寒战明显,可覆盖轻薄透气的衣物,禁止裹厚被或过度保暖,否则会阻碍散热。同时保持环境温度稳定(空调调至25-28℃为宜)。
-
药物辅助:藿香正气水(不含酒精型)或十滴水可缓解中暑症状,但合并感冒时需谨慎用药,避免与退烧药重复使用。
-
及时就医指征:若出现持续高热(40℃以上)、意识模糊、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送医,警惕热射病或多器官衰竭风险。
高温着凉是身体对极端温度的应激反应,恢复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特殊人群(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应优先监测,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