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天气路面湿滑导致摔倒后,需立即判断伤情并采取“制动+冷敷+加压+抬高”四步法处理,若出现骨折、持续肿胀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
-
初步评估伤情:摔倒后先检查是否有骨折迹象(如肢体变形、无法活动或剧痛),若有则固定伤处并拨打急救电话;若无骨折但存在擦伤出血,用干净布料按压止血并消毒。
-
急性期处理(24-48小时内):
- 冰敷消肿: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避免冻伤。
- 加压包扎:弹性绷带适度缠绕肿胀部位,减少内出血,注意松紧度以防血液循环受阻。
- 抬高患肢:将受伤肢体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
-
恢复期护理(48小时后):
- 转为热敷(温度不超过40℃)促进淤血吸收,每日3-4次,配合非处方消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
- 逐步恢复轻度活动,避免二次损伤,可辅以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云南白药)。
-
特殊情况应对:
- 老年人或骨质疏松者即使轻微摔倒也应就医排查隐性骨折。
- 若出现头晕、呕吐可能为脑震荡,需平卧并立即送医。
提示:升温后冰雪融化易形成暗冰,行走时需穿戴防滑鞋、避开湿滑区域,摔倒时尽量侧身缓冲保护关键部位。恢复期间肿胀持续加重或功能受限,务必及时专业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