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后得了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关键治疗原则包括:对症退热(超过38.5℃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合理止咳化痰(避免强效镇咳)、区分病因用药(细菌感染需抗生素,病毒感染则对症支持),同时注重休息与补水。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
对症处理是基础
发热时,体温超过38.5℃可口服退烧药(如布洛芬),低热优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鼻塞用生理盐水冲洗,咳嗽痰多可选用氨溴索等化痰药,但避免过度镇咳影响排痰。注意:酒精擦浴可能刺激皮肤,儿童尤其不推荐。 -
病因治疗需谨慎
细菌性感染(如链球菌性咽炎)需遵医嘱用抗生素,切忌自行滥用。病毒性感染(如流感)以对症为主,抗病毒药物仅限特定病原体(如奥司他韦用于流感)。支原体感染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混合感染时需医生评估联合用药。 -
支持疗法加速康复
每日饮水1.5-2升稀释痰液,饮食清淡易消化,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保持室内湿度50%-60%,减少气道刺激。特殊人群(老人、婴幼儿、孕妇)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何时必须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诊:持续高热超3天、呼吸急促(每分钟>30次)、血氧饱和度<93%、意识模糊或频繁呕吐导致脱水。婴幼儿出现拒食、精神萎靡同样危险。
总结:呼吸道感染多数可居家护理,但需科学区分病因与症状轻重。合理用药+充分休息是关键,盲目用抗生素或强效镇咳可能加重病情。预防上,勤洗手、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