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治疗核心在于及时补水、避免暴晒、调整饮食和科学用药。气温上升时血管扩张、血液浓缩,易引发头晕或胸闷,需结合生活方式干预与医学手段稳定血压。
- 保持水分平衡:高温出汗易脱水,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避免酒精和咖啡因。血液浓缩会直接推高血压,少量多次补水更有效。
- 减少高温暴露:避开10:00-16:00的烈日时段外出,外出时戴遮阳帽并使用防晒霜。室内空调温度建议26-28℃,避免骤冷骤热刺激血管。
- 优化饮食结构:低盐(每日≤5克)、高钾(如香蕉、菠菜)饮食可中和钠的影响,同时增加全谷物和鱼类摄入,减少油腻食物。
- 合理运动与作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20分钟缓解疲劳。
- 药物管理:若血压持续≥140/90mmHg,需遵医嘱服用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避免自行停药。突发血压骤升时可舌下含服卡托普利应急,但需警惕低血压风险。
高温季节血压波动更频繁,建议早晚监测并记录数据。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立即就医排查心脑血管风险。综合调整生活习惯与医疗方案,才能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