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多由外感热邪或内伤阴液导致,治疗需分虚实:外感者清热透邪,内伤者滋阴降火,急症可配合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
-
外感热邪型:常见于感冒或感染后,表现为心悸伴发热、咽痛。需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避免劳累加重心耗。若热毒炽盛,可加黄连、栀子泻火。
-
阴虚火旺型:长期高温或汗出过多耗伤阴液,症见心悸烦热、盗汗口干。首选天王补心丹(生地、麦冬、五味子)滋阴安神,辅以酸枣仁、柏子仁养心。
-
应急处理:突发心悸伴胸闷、晕厥需立即就医,西医常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中医可针刺内关、神门穴暂缓症状。
预防重于治疗:高温环境及时补水,避免暴晒;若反复心悸,需排查甲亢或心肌炎等基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