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时,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生活调理三管齐下缓解症状,关键点在于及时散热、合理用药及充分休息。
-
物理降温:体温<38.5℃时优先采用。用温水(非酒精)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或冰袋冷敷额头。避免酒精擦拭敏感皮肤,儿童慎用冰敷以防冻伤。多饮水或淡盐水补充体液,促进代谢。
-
药物干预:体温≥38.5℃或伴随头痛时,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细菌感染需搭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但不可滥用。中药如板蓝根、双黄连可辅助缓解症状。
-
生活调理: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受凉。饮食清淡,增加维生素C摄入(如橙子、猕猴桃)。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泡脚、红糖姜水发汗后需及时擦干,防止捂热。
若症状持续超3天或出现高热惊厥、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普通感冒通常一周自愈,合理护理可加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