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后中耳炎发作需及时干预,核心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清洁护理及对症止痛,严重时需手术。 以下是具体措施: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细菌性感染需口服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或局部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病毒性感染可配合抗病毒药物。
- 止痛消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耳痛,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重度炎症。
-
局部护理
- 清洁脓液: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耳道,棉签轻拭,避免深入掏耳。
- 滴耳液使用:鼓膜穿孔后选择抗生素滴耳液(如洛美沙星),滴药前确保耳道干燥。
-
辅助缓解
- 热敷:温毛巾敷耳周减轻肿胀,温度不超过40℃。
- 避免刺激:戒烟酒、辛辣食物,防止污水入耳,暂停游泳。
-
手术与中医
- 鼓膜修复:穿孔较大或反复流脓需鼓室成形术。
- 中医调理:鱼酶松滴剂等可辅助抑菌,但需医生指导。
提示:儿童及老年人用药需谨慎,若发热、头痛或听力持续下降,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诱发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