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轻微咬破皮后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 即使伤口看似轻微,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破损皮肤侵入人体,而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接近100%。关键处理步骤包括: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避免包扎、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并根据暴露等级选择全程免疫程序(4针或5针法)。以下是具体应对要点: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
破皮即属狂犬病二级暴露,需分秒必争处理:用流动清水和浓肥皂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碘伏消毒。切忌缝合或涂抹药膏,保持伤口开放状态以降低病毒残留风险。若伤口位于头面部或伴随免疫功能低下,需按三级暴露处理(加注免疫球蛋白)。 -
疫苗接种无例外原则
无论野狗是否携带病毒,破皮后均需全程接种疫苗。两种国际认可方案可选:- 5针法:当天、第3、7、14、28天各1针;
- "2-1-1"法(更高效):当天双针分注左右上臂,第7、21天各补1针。首针务必在48小时内完成,延迟接种仍有效但保护效果递减。
-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孕妇、儿童、免疫缺陷者被咬后需同等接种,疫苗对胎儿无影响。若此前已完成全程接种且未超3年,可简化加强针程序;超过3年则需重新接种。 -
暴露后监测与误区澄清
即使完成疫苗接种,仍需观察伤口是否红肿化脓(提示细菌感染)。常见误区包括:家养宠物咬伤无需接种(错误)、小伤口可自愈(致命风险)、疫苗可中断接种(必须完成全程)。
生命安全无小事! 被野狗咬伤后切勿存侥幸心理,立即完成伤口处理与疫苗接种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若无法确认动物疫苗接种史,一律按最高风险处置。保留医疗记录并按时完成后续针次,确保免疫保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