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身体着凉需驱寒祛湿、温养脾胃,关键措施包括饮食调理、保暖防潮、适度运动及中医辅助疗法。潮湿环境下寒湿易侵入关节和脾胃,引发腹痛、腹泻或关节酸痛,及时干预可避免症状加重。
-
饮食温补驱寒
生姜是天然驱寒食材,可煮姜汤或嚼姜片祛湿散寒。避免生冷食物如冰镇西瓜、冷饮,多吃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健脾食材,推荐四神汤(莲子、茯苓、芡实、山药)炖煮,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
物理保暖与环境除湿
淋雨后立即更换干衣物,空调房内穿长袖护住关节。室内湿度超过70%时启用除湿模式,衣物、被褥需烘干防霉变。睡前用热水泡脚至微微出汗,促进血液循环。 -
中医外治法缓解症状
艾灸足三里、中脘穴可温阳散寒;藿香正气水适用于恶心、头重等“空调病”症状。关节疼痛者可热敷或贴敷暖宝宝,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烫伤。 -
适度运动排湿
阴雨天选择室内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微微出汗即可帮助排湿。运动后喝淡盐水补充电解质,忌立即冲凉水澡。
梅雨季防病需长期坚持,若腹泻、发热或关节肿痛持续,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或肠胃感染。日常注意观察身体信号,避免湿邪累积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