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引发的冻疮需分阶段治疗:未溃破时以保暖+促进血液循环为主(如外用冻疮膏、维生素E软膏);已溃破需抗感染处理(如红霉素软膏);严重者需口服血管扩张剂(如硝苯地平)。关键要避免摩擦、骤热刺激,并加强日常防护。
-
轻度冻疮(未溃破):优先物理治疗,温水(非热水)浸泡患处,配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药物可选用含肝素、樟脑的软膏(如复方肝素软膏),但孕妇慎用樟脑成分。中医推荐当归、红花等中药外洗。
-
中重度冻疮(水疱或溃烂):破溃处需消毒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避免混合使用拮抗药物(如红霉素与林可霉素)。感染明显时可用高锰酸钾稀释液清洗。
-
系统药物治疗:口服烟酰胺、硝苯地平等扩血管药物,改善末梢循环;维生素E辅助增强耐寒力。瘙痒严重者可短期服用抗组胺药(如扑尔敏),但需注意嗜睡副作用。
-
日常防护与误区:避免抓挠、雪搓或骤热复温;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加强锻炼、均衡饮食(高蛋白、维生素)可提升抗寒能力,冬季外出时重点保护耳、手等末梢部位。
冻疮易复发,治疗需耐心结合药物与生活习惯调整。若出现寒战、高热或创面发黑,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