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中暑高热需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快速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水分,严重时需就医。阴雨天湿度高、汗液蒸发慢,更易引发中暑,尤其需警惕非典型症状如头晕、恶心等。
-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阴雨天虽无阳光直射,但闷热环境仍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
- 物理降温:用凉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或冰袋冷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避免酒精擦拭,可能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
- 补液与电解质:饮用淡盐水或含钾、钠的运动饮料,少量多次补充。忌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
- 药物辅助:体温超过38.5℃可服用布洛芬等退烧药,藿香正气水仅适用于湿暑型中暑(伴腹泻、畏寒),热射病禁用。
- 识别重症信号:若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或体温持续超过40℃,立即送医,延误可能引发器官衰竭。
阴雨天中暑易被忽视,及时干预是关键。日常需保持环境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活动,体质弱者尤其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