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发烧时,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两种药物安全有效且适用于多数人群。关键亮点:对乙酰氨基酚适合儿童、孕妇及肝功能正常者,而布洛芬抗炎效果更佳但需注意胃肠道反应。若由细菌感染引起,需配合抗生素(如头孢类);病毒感染则需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切勿自行交替用药或超剂量使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可作为辅助手段。
- 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温和,胃肠道刺激小,适合2月龄以上儿童及孕妇。需注意每日不超过4次,间隔4-6小时,过量可能伤肝。
- 布洛芬:解热镇痛作用更强,适用于6月龄以上儿童及成人,但消化道溃疡或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间隔6-8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 抗生素与抗病毒药:仅针对明确病因使用。细菌感染需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用阿昔洛韦等,均需医生指导。
- 中成药与禁忌:连花清瘟等中成药可能辅助退热,但缺乏权威推荐。禁用安乃近、尼美舒利等高风险药物,儿童避免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 特殊人群用药:孕妇首选对乙酰氨基酚;老年人需调整剂量;持续高热或3天未退烧应立即就医。
总结:退烧药仅缓解症状,明确病因是关键。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与禁忌,配合物理降温,儿童及特殊人群务必咨询医生。若发热伴呕吐、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