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疲倦时,优先选择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症状,同时需结合病因用药——细菌感染需抗生素,病毒感染可辅以抗病毒药物,而中药补气类(如人参、黄芪)适合气血不足导致的长期疲劳。
-
解热镇痛药快速缓解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安全有效的退热首选,能减轻发热伴随的头痛、肌肉酸痛。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刺激小,但需注意剂量以防肝损伤;布洛芬退热效果更持久,但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针对感染源的药物选择
若由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引起,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流感等病毒感染可搭配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低热持续且无明确感染时,避免滥用抗生素。 -
中药调理慢性疲劳
长期疲倦或病后体虚者,可选用补气养血类中药,如人参归脾丸、黄芪口服液,改善气血两虚导致的乏力。红景天、冬虫夏草等也有助增强免疫力,但需辨证使用。 -
辅助用药与注意事项
维生素B族可促进能量代谢,缓解疲劳;电解质补充能预防退热后的脱水。避免混用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服药期间忌酒精和辛辣饮食。
提示:药物需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使用,若症状超过3天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如免疫疾病或肿瘤)。日常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才是对抗疲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