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晒伤怎么办? 关键处理步骤包括:立即避光降温、冷敷镇静、保湿修复,重症需就医。 梅雨季湿度高但紫外线强度不减,皮肤易因疏忽防晒出现泛红、刺痛甚至水疱,需科学应对避免二次伤害。
-
紧急避光与降温
迅速转移到阴凉处,避免持续暴晒。用冷水(非冰水)浸湿毛巾冷敷晒伤部位15-20分钟,重复多次至皮肤降温。若面积较大,可浸泡浓茶水或冷牛奶辅助消炎。 -
舒缓修复措施
- 轻症护理:厚涂无刺激保湿乳液或芦荟凝胶(冷藏后效果更佳),缓解干燥脱皮。
- 水疱处理:避免撕扯或摩擦,小水疱可自然吸收,破溃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并就医。
-
药物与饮食辅助
红肿明显时,外用炉甘石洗剂或1%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瘙痒。多饮水,补充维生素C/E,避免光敏性食物(如芹菜、柠檬)加重炎症。 -
预防再晒伤
即使阴雨天也需涂抹SPF30+防水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外出戴宽檐帽、穿防晒衣,避开10:00-14:00紫外线高峰时段。
提示:若出现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或晒伤72小时未缓解,务必及时就医。梅雨季防晒不容忽视,科学修复才能守护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