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博美犬咬伤后若出现肿胀、出血或破皮,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关键风险点包括:伤口深度、博美犬疫苗接种史、暴露部位(头面部风险更高)以及肿胀伴随发热或化脓等感染迹象。以下分点详述需打针的判定标准与处理要点:
-
伤口性质决定优先级
若肿胀伴随出血或真皮层破损(酒精擦拭有刺痛感),属于三级暴露,必须24小时内接种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仅表皮红肿无破皮需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但若博美犬未接种疫苗或状态异常,仍需接种。 -
犬只健康状态观察
即使博美犬已接种疫苗,若其10天内出现异常死亡、流涎或攻击性增强,需立即补打加强针。无法确认犬只免疫史时,一律按高风险处理。 -
肿胀伴随感染迹象
肿胀持续扩大、发烫或渗出脓液,提示细菌感染,需联合抗生素治疗。但狂犬疫苗仍为首要任务,因狂犬病致死率100%,不可因处理感染延误接种。 -
特殊部位暴露
头面部、颈部咬伤肿胀,病毒更快侵入中枢神经,需加倍剂量接种并严密监测。儿童或免疫缺陷者即使轻微肿胀也建议全程接种。
总结:肿胀不是唯一指标,结合伤口深度、犬只健康与暴露部位综合判断。宁可过度预防也不可心存侥幸,72小时内接种仍有效,但越早越好。日常应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减少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