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引发的发热需分情况应对: 儿童应优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减少衣物),成人可结合药物与保暖措施,心脑血管患者需警惕温差诱发疾病。以下是具体防护要点:
-
物理降温为主
发热时避免过度包裹,儿童穿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用温水(37℃左右)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散热。保持室温18-22℃,湿度40%-60%,避免干燥加剧不适。 -
药物使用原则
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儿童避免盲目输液,优先口服退热药并观察48小时症状变化。 -
重点人群防护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帽子、围巾,避免晨练。若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立即休息并服药,必要时就医。户外工作者应定时进入温暖环境更换潮湿衣物。 -
饮食与补水
发热期间多喝温水,每日尿量应接近正常水平。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瘦肉、蛋类,避免油腻。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增强抵抗力。 -
警惕环境风险
冷空气来袭时避免长时间开窗导致室温骤降,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使用取暖设备时注意通风,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提示:若发热持续超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流感、肺炎等并发症。冷空气频繁活动季节,建议提前备齐药物并关注气象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