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天气易引发电解质紊乱,需重点注意及时补水补盐、避免剧烈运动、监测异常症状,并优先补充含钾钠的电解质水或食物。高温高湿环境下大量出汗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流失,若未科学补充可能引发头晕、抽搐甚至晕厥等危险情况。
-
科学补水补电解质
雷阵雨后闷热潮湿,出汗量增大时需每小时补充200-800毫升含电解质液体,如淡盐水、运动饮料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纯水,以防稀释性低钠血症。香蕉、橙子、菠菜等富钾食物可辅助补充流失电解质。 -
减少户外活动与体力消耗
雷阵雨前后空气湿度高,散热困难易导致脱水。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或剧烈运动,若必须外出需穿戴透气衣物,并在阴凉处间歇休息。出现乏力、肌肉痉挛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活动。 -
识别高危症状及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心率失常或晕厥,提示严重电解质紊乱,需立即送医静脉补液治疗。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其症状可能进展更快。 -
调整饮食与作息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粥、面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肠负担。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导致代谢紊乱。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防止温差过大引发血管收缩。
雷阵雨季节需随身携带电解质补充剂,尤其长时间户外工作者。日常可通过监测尿液颜色(淡黄色为佳)判断 hydration 状态,防患于未然比事后补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