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预防和应对中暑高热需重点关注快速降温、科学补水和及时就医。中暑高热可能导致体温飙升至40℃以上,伴随意识障碍甚至器官损伤,但通过合理防护和急救措施可有效避免严重后果。
- 脱离高温环境: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辅助散热,避免持续暴晒。若条件允许,使用空调或风扇加速降温,但避免冷风直吹。
- 物理降温优先:用冷水、冰袋敷头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避免酒精擦浴或服用退烧药,可能加重病情。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矿物质。重症中暑患者禁止强行喂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 识别危急症状:如出现昏迷、抽搐、无汗高热(体温>40℃),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持续降温直至医疗介入。
- 高危人群防护:老年人、儿童、户外工作者及慢性病患者需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并保持充足睡眠与清淡饮食。
中暑高热是夏季常见急症,但通过科学预防和正确处置可大幅降低风险。日常需关注天气预报,合理调整作息,并掌握基础急救技能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