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容易引发中耳炎,主要与湿度变化、气压波动、病原体滋生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潮湿环境导致耳咽管功能异常,气压变化影响中耳压力平衡,加上室内通风不足助长细菌病毒传播,共同诱发耳部炎症。
-
湿度与耳咽管功能障碍
阴雨天空气湿度骤增,鼻腔和咽喉黏膜肿胀,阻塞耳咽管(连接中耳与鼻咽的通道),导致中耳积液无法排出。积液成为细菌温床,引发感染。儿童因耳咽管发育不成熟,更易受影响。 -
气压变化与中耳压力失衡
阴雨天气常伴随气压波动,若耳咽管调节能力差,中耳内外压力失衡,会出现耳闷、胀痛,甚至鼓膜内陷,加剧炎症风险。 -
病原体滋生与感染
潮湿环境下,室内霉菌、尘螨繁殖加快,游泳或淋雨后耳道进水未及时清理,可能引入真菌(如曲霉菌)或细菌,引发外耳道炎或化脓性中耳炎。 -
错误擤鼻与习惯性挖耳
感冒时用力同时捏住双鼻擤鼻涕,易将病菌压入中耳;频繁用不洁工具掏耳,可能损伤耳道皮肤,为病原体创造入侵条件。
预防阴雨天中耳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加强室内通风,出现耳痛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