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天气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主要原因是高湿度环境成为细菌、病毒繁殖的温床,同时削弱人体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中招,表现为感冒、咳嗽、喉咙痛等症状,需重点防范。
-
病原体滋生加速:潮湿环境中,霉菌、尘螨和细菌繁殖速度显著提升,这些微生物随空气进入呼吸道,直接引发感染或加重炎症反应。例如,回南天时墙壁和衣物上的霉菌孢子可诱发哮喘或支气管炎。
-
黏膜屏障功能下降:高湿度导致呼吸道黏膜过度湿润,使其清除异物的能力减弱。湿冷空气可能刺激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变差,免疫细胞活性降低,病毒更易入侵。
-
室内通风不足:阴雨天人们常紧闭门窗,空气流通差,病原体浓度升高。长期处于密闭空间,吸入的污染空气会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的传播。
-
温差与免疫力波动:潮湿天气常伴随气温骤变,人体需频繁调节体温,能量消耗增加可能导致免疫力暂时性下降,给病原体可乘之机。
预防关键:保持室内湿度40%-60%,定期通风,使用除湿机或空调;加强营养与锻炼;易感人群可佩戴口罩减少病原体吸入。若症状持续,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