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导致中耳炎发作时,需立即控制感染、缓解症状,并避免诱发因素。核心治疗包括抗生素抗感染(如头孢类、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清洁护理(双氧水清洗脓液)、必要时手术干预(鼓膜修补术),同时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噪音刺激和过度掏耳。
- 药物治疗:急性期首选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罗红霉素)联合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硼酸酒精),儿童需遵医嘱调整剂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长期局部用药,并定期清理脓液。
- 耳道护理:用棉签蘸取3%双氧水轻柔清洁外耳道,避免污水进入。游泳或洗澡时佩戴耳塞,防止继发感染。
- 手术与辅助治疗:鼓膜穿孔影响听力者需鼓室成形术;中医辅助治疗(如参连滴耳液)可缓解炎症,但需避免非科学偏方(如热油滴耳)。
- 预防与生活习惯:感冒后及时治疗鼻咽炎症,避免用力擤鼻;儿童需监测腺样体肥大问题。戒烟酒、辛辣食物以减少黏膜刺激。
提示: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引发胆脂瘤或听力永久损伤,若耳痛伴随面瘫、头痛需紧急就医。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切勿自行停药或滥用滴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