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治疗核心在于综合管理,需从控糖、改善循环、抗感染、足部护理等多方面入手,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截肢风险。
-
严格控制血糖:血糖达标是治疗基础,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mmol/L。合理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并定期监测血糖波动。
-
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通过药物(如前列腺素E1、贝前列素钠)扩张血管,严重血管病变需介入手术或血管搭桥。中医辅助疗法如艾灸、毫米波治疗可温经活血,缓解发凉症状。
-
抗感染与创面处理:感染性溃疡需彻底清创,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疗程至少2周)。新型技术如间歇负压治疗能加速创面愈合,适合感染控制后的保肢治疗。
-
营养神经与减压护理:甲钴胺等药物修复神经损伤,配合电刺激或红外线物理治疗。日常穿减压鞋垫,避免足部受压,畸形患者需定制支具矫正。
-
科学足部护理: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温水(≤40℃)泡脚不超过20分钟,及时擦干趾缝。避免赤脚行走,选择棉质透气袜子,冬季禁用热水袋防烫伤。
提示:糖尿病足治疗需个体化方案,一旦出现溃疡或持续发凉麻木,务必尽早就医。戒烟、均衡饮食及适度运动(如散步)对改善微循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