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中暑高热需立即脱离湿热环境,采取快速降温、补充电解质、分阶段救治等措施。关键点:高湿度环境散热更难,易被忽视;重症中暑(如热射病)需紧急就医;错误处置(如掐人中、捂汗)可能加重病情。
-
脱离环境与初步降温
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冷水或稀释酒精擦拭大血管部位(颈部、腋窝等)。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寒颤,可改用温水过渡至冷水降温。 -
分阶段救治
- 轻症:饮用含盐饮料或运动饮料,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 重症(体温≥40℃或昏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持续物理降温(如冰毯、冷水浴)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禁止喂水以防呕吐窒息。
-
药物辅助与误区规避
可服用十滴水(暑热型)或藿香正气水(风寒湿型),但需对症选择。避免掐人中、捂汗等无效操作,阴雨天室内通风不足同样易诱发中暑。 -
预防与后续护理
阴雨天注意室内湿度调控,穿戴透气衣物;恢复期避免剧烈活动,饮食清淡并保证睡眠。
提示:中暑高热进展迅速,尤其老人、儿童或慢性病患者需格外警惕,及时就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