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尤其是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2.1%,主要诱因包括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血压波动及血栓风险升高。以下是高温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具体机制和应对建议:
- 血液黏稠与血栓风险:高温出汗导致水分流失,若不及时补水,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或脑梗。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少量多次,避免冰水刺激血管。
- 心脏负荷加剧:高温下血管扩张,心脏需加速泵血以散热,同时维持器官供血,易引发心肌缺血。避免正午户外活动,选择清晨或傍晚适度运动。
- 血压与情绪波动:炎热易引发烦躁、睡眠不足,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骤升。保持规律作息,调节情绪,室内外温差不超8℃。
- 高危人群防护:65岁以上、有心血管病史者需格外警惕。避免骤冷骤热(如冷水澡、猛灌冷饮),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总结:高温是心血管健康的“隐形威胁”,科学补水、合理控温、规律监测是关键。若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