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确实会导致困倦乏力,主要与体温调节耗能、电解质流失、睡眠质量下降及代谢紊乱有关。高温环境下,人体需消耗更多能量维持正常体温,同时出汗增多易引发脱水或低钾血症,加上褪黑素分泌异常和脑供血不足,共同造成疲惫感。
- 能量消耗激增: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静息代谢率显著升高,人体即便静止也会像慢跑一样耗能。核心体温每上升1℃,新陈代谢率可能增加48%,导致能量供不应求。
- 电解质与水分失衡:高温出汗会流失钠、钾等电解质,引发肌肉无力、头晕等症状。脱水超过体重2%时,血液黏稠度增加,进一步加重疲劳。
- 神经与睡眠干扰:高温扰乱神经递质分泌,褪黑素减少导致昼夜节律失调。夜间睡眠不足或频繁中断,使白天困倦加剧。
- 心血管负担加重:血管扩张导致脑部供血减少,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性嗜睡。心率加快也会引发交感神经紧张,产生疲惫感。
应对提示:保持充足饮水,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调整睡眠环境温度,必要时午休20分钟。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头痛、呕吐,需警惕中暑风险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