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升温会导致疲劳乏力。 高温环境下,人体为维持正常体温会加速能量消耗、水分流失及代谢紊乱,静息代谢率可升高35%-48%,即便静止状态也如同“慢跑”,同时电解质失衡和睡眠质量下降会进一步加剧疲惫感。
-
能量消耗激增
高温触发人体启动散热机制(排汗、血液流向皮肤),静息代谢率显著上升。例如,40℃时每日能量消耗可能增加500千卡以上,相当于额外慢跑1小时,但能量补充不足直接引发乏力。 -
水分与电解质流失
大量排汗导致钠、钾等矿物质流失,血容量减少,心脏需加速泵血(心率可上升64%),加重循环负担。脱水还会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引发头晕、注意力涣散。 -
睡眠与消化功能抑制
高温环境每升高1℃,平均睡眠时间减少37秒,而交感神经活跃会抑制胃肠蠕动,减少营养吸收,形成“能量摄入不足+消耗增加”的双重疲劳。 -
突发性升温更易不适
春季或骤热天气中,身体未及时适应,血管扩张可能引发脑部供血不足,出现“过晒”症状,如头晕、四肢酸软,老年人尤为明显。
应对提示: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避免正午外出,选择透气衣物,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维生素、蛋白质)。若乏力持续或伴随高热,需警惕中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