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确实可能增加脑中风的风险,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需格外警惕。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易出汗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加上气压波动易引发血管异常收缩,是诱发中风的关键因素。
-
湿度与血压的双重威胁
梅雨季空气湿度大、气压不稳,血管因异常收缩可能导致血流受阻。高血压患者若未及时补水或服药,血压波动更易引发脑梗塞或出血性中风。 -
脱水与血液黏稠
闷热天气中大量出汗若不及时补水,血液黏稠度骤增,微小血栓形成风险升高。老年人因口渴感知迟钝,更需主动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毫升以上。 -
基础病管理的漏洞
部分患者误认为夏季血压自然降低,擅自停药或减药,导致控制失效。需坚持监测血压、血糖,并遵医嘱调整药物,避免因麻痹大意诱发中风。 -
早期识别与急救
突发肢体麻木、口齿不清、头晕头痛可能是中风前兆,需立即送医。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延误可能致残或致命。
总结:梅雨天防中风需从控基础病、科学补水、规律作息入手,出现症状第一时间就医。高危人群避免淋雨或长时间空调直吹,保持环境通风与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