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肾炎需以温肾散寒、健脾利湿为核心,结合中西医治疗与日常调护。 中医认为寒邪侵袭易伤阳气,导致水肿、蛋白尿等症状反复发作,西医则强调控制感染、调节免疫及对症治疗。关键措施包括:遵医嘱用药(如肾炎康复片、金匮肾气丸)、保暖防寒、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并配合黄芪等温补类食疗方。
-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针对感染性肾炎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免疫性肾炎则需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中医辨证属寒证者常用黄芪、白术等温阳药材,通过补益肺气、健脾利湿驱散寒邪。临床案例显示,中药调理可显著改善水肿和尿蛋白。 -
日常保暖与防感染
避免受凉感冒,注意增减衣物,保持室内温暖通风。感染(如咽炎)可能诱发肾炎复发,需及时治疗并接种疫苗预防。 -
饮食调理关键点
- 低盐优质蛋白:肾功能正常者每日蛋白摄入量0.8~1.0g/kg,以鱼类、豆类为主;水肿期严格限盐。
- 温补食疗:推荐黄芪炖甲鱼、莲子芡实汤等,可提升血浆蛋白并利水消肿。
-
生活习惯调整
避免劳累、熬夜,戒烟忌酒。适度运动(如散步)增强体质,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总结:回寒肾炎需长期综合管理,治疗与调护并重。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病理类型,调整方案。坚持规范用药和定期复查是稳定病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