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感冒需以“驱寒保暖、促进发汗”为核心,通过及时保暖、温热饮食、药物辅助及休息调理缓解症状。若伴随持续高热或基础疾病,建议就医评估。
- 物理保暖:重点保护头颈、腹部及脚部,穿戴加厚衣物或使用暖宝宝。睡前用40℃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气。
- 饮食驱寒:红糖姜茶(生姜切片煮沸加红糖)每日饮用2-3次,或食用葱白粥、胡椒猪肚汤等温热食物,避免生冷瓜果。
- 药物干预:风寒感冒颗粒、姜枣驱寒颗粒等中成药可发散寒气,西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畏寒头痛,但需遵医嘱,避免混用同类药物。
- 辅助疗法:刮痧(沿背部膀胱经)或艾灸大椎穴、足三里,帮助排汗散寒;轻度运动如室内拉伸可提升体温,但避免大汗淋漓。
- 休息与观察: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若48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呼吸急促、胸痛,需立即就医。
回寒感冒多因骤冷诱发,及时干预通常3-5天可缓解。特殊人群(孕产妇、慢性病患者)需个性化调整方案,优先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