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冠心病发作风险显著增加,关键在于预防和及时应对。 高温会导致血管扩张、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时出汗过多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这些因素均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核心应对措施包括:避免高温暴露、科学补水、遵医嘱用药、识别预警症状并及时就医。
-
避免高温环境暴露
冠心病患者应减少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并使用防晒措施。室内保持25-27℃的适宜温度,空调避免直吹,定时开窗通风。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房前需擦干汗水,防止血管骤然收缩引发不适。 -
科学补水与饮食调整
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500ml,以温水或常温绿茶为主,避免冰镇饮料刺激血管。可搭配绿豆汤、莲子汤等补充电解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钾的果蔬(如香蕉、菠菜),减少高脂高盐食物,预防血液黏稠度升高。 -
严格遵医嘱用药
夏季不可自行停用降压药或他汀类药物,部分药物兼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若血压波动明显,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并熟悉使用方法。 -
识别危险信号
若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痛、胸闷伴冷汗,或放射至左肩/背部的疼痛,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中暑症状(头晕、恶心)也可能诱发心脏事件,应迅速转移到阴凉处并补充含盐饮品。 -
适度运动与作息管理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保证充足睡眠,午休30分钟可降低心脏负荷。避免情绪激动,通过冥想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
高温季节是冠心病患者的“高危期”,但通过科学防护可大幅降低风险。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血压,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切勿拖延就医,争取黄金抢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