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突发中风需立即采取“黄金3小时”急救措施,关键点包括识别预警信号(如半身麻木、言语障碍)、平卧侧头防窒息、拨打120送医。夏季气温超过32℃时中风风险激增66%,尤其老年人及“三高”群体更需警惕血液黏稠和血压波动诱发的“热中风”。
- 快速识别症状:区别于中暑,中风伴随神经功能损害,如单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视物模糊或突然剧烈头痛。牢记“FAST”口诀——面部不对称(Face)、手臂下垂(Arm)、言语不清(Speech),立即送医(Time)。
- 急救三步法:
- 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窒息,勿喂水或药物。
- 紧急呼救:拨打120时说明中风症状及发作时间,优先选择具备溶栓能力的医院。
- 避免错误操作:不随意服用降压药、阿司匹林或安宫牛黄丸,以免加重病情。
- 高温预防措施:
- 科学补水: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冰饮刺激血管。
- 控温防骤变:空调温度设为26~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
- 调整生活习惯:清晨或傍晚适度运动,饮食清淡,保证睡眠,控制血压血糖。
夏季“热中风”起病隐匿,一旦发现异常需分秒必争。日常预防重于急救,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健康指标,减少高温时段外出,从源头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