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突发脑中风需立即拨打120,黄金3小时内送医可大幅降低致残风险。关键措施包括:保持患者平卧侧头防窒息、避免喂食喂药、快速识别症状(如口角歪斜、肢体无力)。夏季高温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易因脱水诱发缺血性脑卒中,需重点防范。
-
快速识别症状:牢记“中风120”口诀——1看脸(口角歪斜)、2查臂(单侧无力)、0听语言(含糊不清)。夏季中暑与中风症状易混淆,但中风常伴随神经功能损害(如半身麻木、视物模糊),需第一时间鉴别。
-
急救三步法:①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清除口腔异物;②拨打120时说明发病时间和症状;③等待救援时勿移动患者头部,测量血压血糖记录供医生参考。切忌自行服用降压药或阿司匹林,可能加重病情。
-
高温预防要点:
- 科学补水:每小时饮水200ml,夜间醒来适量补水,避免血液黏稠。
- 空调温度:设定26-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
- 作息调整:午睡1小时降低血压波动,避免正午外出。
- 饮食清淡:多吃西红柿、燕麦等改善血黏度,限制高脂食物。
-
高危人群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监测指标,不可擅自停药;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出现突发性头痛、频繁哈欠等先兆时立即就医。
夏季防中风的核心是“控温、补水、早干预”。尤其提醒老年人:口渴感减退时仍需规律饮水,空调房内穿长袖避免血管痉挛。一旦疑似发作,每延误1分钟将损失190万脑细胞,务必争分夺秒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