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环境易引发热射病,需警惕头晕、抽搐、昏迷等重症症状,核心急救原则是快速降温并送医。预防关键在于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及时补水、保持环境通风,而急救时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物理降温(冰敷颈部/腋下)并避免喂水以防误吸。
- 识别症状: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头晕,体温略高;重症热射病则伴随意识模糊、体温超40℃,需立即干预。肌肉抽搐时不可强行束缚或喂食,保持侧卧防呕吐窒息。
- 急救措施: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冰袋敷大血管处(腹股沟、腋下),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若患者昏迷,切勿喂水,应确保呼吸道通畅。
- 预防策略:户外工作避开11-16点高温时段,每小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降温,穿宽松衣物。老人、孕妇等高风险人群需每日监测体温。
- 饮食辅助:多吃西瓜、绿豆汤等清热食物,补充钾、钙(如香蕉、牛奶),避免高油高盐饮食加重脱水风险。
梅雨季防热射病需结合环境管理与个体防护,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果断行动,降温速度决定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