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会导致心律不齐,尤其是电解质失衡、心脏负荷加重、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会直接干扰心脏电生理活动,增加心律失常风险。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温作业人群需格外警惕。
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大量出汗散热,导致钾、钠等电解质流失,破坏心肌细胞电信号传导,引发早搏、心动过速等异常节律。血管扩张和血液黏稠度上升会减少心脏供血,加重心肌缺血,进一步诱发心律不齐。高温引发的烦躁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加速心率并降低节律稳定性。
预防高温相关心律不齐需注意以下几点:
- 及时补水补盐,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饮用含矿物质的运动饮料;
- 避开高温时段活动,选择早晨或傍晚外出,穿戴防晒衣物;
- 保持情绪稳定,通过冥想或通风环境减少焦虑对心脏的刺激;
- 心血管患者遵医嘱调整用药,定期监测心率,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立即就医。
夏季护心需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合理调节生活习惯,高危人群更应加强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