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尤其是对老年人或已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关键机制包括脱水导致血液黏稠、血压波动、交感神经兴奋以及极端温度对血管的直接刺激,这些因素共同加剧心脏负担,甚至可能诱发心梗、脑卒中等急症。
-
脱水与血液黏稠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会导致体液流失,若不及时补水,血液黏稠度升高,易形成血栓,增加脑梗塞或冠心病的风险。建议适当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 -
血压波动与血管负担
高温使血管扩张,心脏需加速泵血以满足供氧需求;而突然进入低温空调环境又会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剧烈波动,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
特殊人群的高风险性
老年人、孕妇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温度变化更敏感。研究显示,极端高温天每增加一天,心血管死亡率上升0.12%,且孕妇高温暴露可能增加胎儿心脏缺陷风险。 -
预防措施
避免暴晒时段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运动;合理使用空调,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饮食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睡眠以减少心脏负荷。
高温是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科学补水、控温及规律监测是夏季护心的关键,尤其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