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本身不会导致晒伤,但低温环境可能让人放松对紫外线的警惕,从而增加晒伤风险。 晒伤的根本原因是紫外线(尤其是UVB)对皮肤的损伤,与温度无直接关联。即使在阴凉或低温环境下,紫外线仍可能穿透云层或雪地反射,造成皮肤灼伤。
紫外线中的UVB是晒伤的主要元凶,它能直接损伤表皮细胞,引发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而UVA虽不直接引发晒伤,但会加速皮肤光老化。高海拔、雪地或阴天等场景中,紫外线强度可能比晴天更高,例如雪地反射可使紫外线强度提升80%。
防晒需全年无休,冬季或低温环境下仍需采取防护措施:选择SPF30以上、PA+++的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穿戴遮阳帽、墨镜等物理防晒装备;避免正午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若已晒伤,应立即冷敷降温(避免冰敷),使用舒缓保湿产品,并避免摩擦或刺激皮肤。
关键提示:紫外线指数(而非温度)才是晒伤的预警信号,通过天气App实时查看紫外线强度,能更科学地规划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