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回寒(如倒春寒或寒潮)会显著加重心肌梗死风险。 研究表明,气温骤降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心梗发生率呈线性负相关,寒冷地区气温每降低1℃,心梗风险升高2.2%,且低温28天内风险最高。寒冷通过血管收缩、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加等机制,直接诱发冠脉痉挛或斑块破裂,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
寒冷对心血管的生理影响
低温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减慢,易形成血栓,堵塞已狭窄的冠脉。动物实验显示,寒冷暴露会显著提升肾上腺素水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
回寒期的特殊风险
倒春寒等气温剧烈波动时,室内外温差大,血管反复舒缩易引发痉挛。数据显示,平均气温低于26.2℃时,急性心梗入院率增加30%-70%。老年人及冠心病患者因血管调节能力弱,更易在此时段发病。 -
高危人群与预防措施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需加强监测血压,避免晨间低温外出。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寒潮来临前,注意保暖并减少剧烈活动。
总结:回寒是心梗的明确诱因,尤其需关注气温骤降的28天窗口期。高危人群应通过科学防护和规范用药降低风险,出现持续胸痛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