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湿疹需综合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源、科学用药(如激素类药膏)是核心措施,同时加强保湿护理可显著缓解症状。
-
基础护理
- 温和清洁:每日用温水(32℃~38℃)洗澡,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避免频繁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沐浴露。洗澡后轻拍擦干,立即涂抹无香料润肤霜(如维生素E乳),每周用量建议不少于100克。
- 环境控制: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减少尘螨、花粉接触;室内保持通风,使用除湿机降低湿度至50%~60%。
-
药物治疗
- 外用药物:轻度湿疹可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中重度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效药膏,强效药物(如卤米松)需严格遵医嘱短期使用。
- 口服药物:瘙痒剧烈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
避坑指南
- 避免抓挠或热敷刺激患处,忌用偏方(如草药浸泡);激素类药物不可长期滥用,防止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
- 母乳喂养者需排查饮食过敏源(如牛奶、鸡蛋),婴幼儿湿疹应优先选择无敏配方润肤剂。
总结:湿疹治疗需长期管理,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日常注重保湿与防护,减少梅雨季节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