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职工医保有统筹,其统筹待遇涵盖多方面保障且各地存在一定差异,以下为您详细科普退休职工医保统筹的相关内容。
统筹基金是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退休职工提供了多方面的医疗保障。首先在参保缴费方面,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机关和主要由财政供给经费的事业单位从各级财政安排的公费医疗经费中列支,其他事业单位从事业支出中列支,企业从职工福利费列支,社会团体从社团收入中列支,民办非企业单位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收入中列支。对于退休人员,不用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但会建立个人账户,且个人账户计入金额高于同等在职职工个人账户计入金额的20%,实际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费,无论是建立个人账户的费用,还是需要从统筹基金支付的费用,都是由单位缴费解决的,也就是由在职职工分担。
在医保报销待遇上,各地有不同的政策。如普通门诊报销方面,改革后普通门诊报销从无到有,报销比例和额度进一步提升,像在一些地区退休人员在基层医院就诊的报销比例可能略低于在职人员,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像北京70岁以下退休人员社区医院报销90%,其他医院报销85%,70岁以上退休人员报销比例均为90%;各地还提高了门诊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特别是对退休人员的保障力度更大,例如有的地方退休人员在一级及以下、二级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发生的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75%和65%,均较在职职工高于5个百分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500元以上,较在职职工平均高出1000元。住院报销也有相应的统筹保障,规定了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限定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明确统筹基金的支付责任,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在职职工的医保统筹年度限额为2000元,退休人员的医保统筹年度限额为2500元,住院费用最高额度通常可达较高金额,退休人员在此基础上享受更多报销比例优势,如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在职人员按90%支付,退休人员在此基础上再提高5%等 。还有特殊门诊费用,一些如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门诊医疗费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门诊慢特病报销待遇也逐渐统一标准、扩大病种范围,进一步减轻退休人员高额门诊费用负担。
不同地区在医保政策上存在差异,比如北京门诊报销比例高达90%,住院报销比例最高为99.1%;上海门急诊报销采用“三段式”模式;武汉住院起付标准按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有所不同,最高为800元;西安住院起付线多次调整;广州对高额医疗费用提供特别补助等。所以退休职工具体享有的医保统筹待遇,需结合当地政策来确定。
退休职工医保是有统筹保障的,其统筹涉及到参保缴费、待遇报销等多方面内容,各地政策虽不同,但总体目标都是为退休职工提供更坚实的医疗保障,退休职工应充分了解当地政策,合理规划医疗支出,享受应有的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