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用药需遵循最新指南,关键要点包括合理选择降压药类别、关注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明确各类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优先采用长效药物联合治疗,避免单一药物大剂量使用,同时结合心血管风险调整目标血压,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高血压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以及新型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CCB与ARB/ACEI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控压效果且降低副作用风险。例如,ACEI与CCB组合能有效改善动脉硬化或蛋白尿问题,而利尿剂则适合与多数降压药联合缓解水钠潴留。
治疗高血压时需严格匹配适应症,如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多推荐ACEI或β受体阻断剂,但50岁以下高风险人群则需药物介入,而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优选CCB或小剂量利尿剂,同时需避免舒张压过度下降。服药时间方面,多数患者应晨起服用降压药,但需根据夜间血压灵活调整,避免睡前常规服药以免影响器官灌注。
针对2024年指南更新,患者需定期监测清晨血压,若收缩压≥145mmHg需强化控制措施。心血管风险评估等级决定干预时机,高危患者即使血压未达传统阈值仍应早启动治疗,目标值依个体情况而定,通常健康人群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高危患者则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
高血压用药务必遵从“小剂量起始+联合治疗”原则,避免自行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合并高尿酸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需针对性联合降尿酸、叶酸补充方案。长期降压达标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死亡风险,任何调整方案均需经心血管专业医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