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搭桥手术是一种通过搭建人工血管通道恢复血液流动的精密手术,核心步骤包括术前评估、术中血管吻合及术后康复,全过程需精细操作以保障安全性与疗效。
-
术前准备:精准评估与健康调整 手术前患者需接受全面检查,涵盖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影像学评估,以明确狭窄血管位置与程度。医生会指导患者戒烟、控制血糖血压,并调整饮食与服药方案,如停用抗凝药物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
手术实施:开胸或微创操作 全身麻醉后,医生根据血管状况选择手术路径。传统方式需胸骨劈开暴露心脏,而现代技术可能采用肋间小切口完成微创搭桥。利用体外循环机维持全身血液流动期间,医生截取患者自身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将其一端吻合在冠状动脉狭窄段远端,另一端接入升主动脉,形成新的血液通路,确保心肌供血恢复。部分复杂病例需多支桥血管串联(序贯搭桥)。
-
术后监护与长期管理 术后患者进入ICU密切观察心肺功能,预防感染及血栓。需终身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并配合降压、降脂药物控制基础病。术后初期避免剧烈运动,但需尽早下床活动,逐步开展康复训练。取大隐静脉者可能持续数周脚踝肿胀,建议使用弹力袜或抬高患肢促进回流。伤口护理需警惕长期红肿感染迹象,定期复查血管通畅度及心脏功能。
血管搭桥手术虽能显著改善心肌供血,但需医患严格配合全程管理。术前细致检查与术后规律复诊是维持手术效果的关键,患者应遵循医嘱优化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