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可以跨省使用,但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目前全国医保联网已基本实现,参保人员通过备案后可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住院、门诊等医疗费用,有效解决了"垫资跑腿"难题。
-
备案方式多样化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小程序或线下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部分地区还开通了"承诺制备案"和"长期居住人员自动备案"服务。 -
结算范围持续扩大
住院费用已实现全国跨省直接结算,门诊费用覆盖31个省(区、市)的定点医药机构,高血压等5种门诊慢特病也已纳入试点。 -
报销政策差异需注意
跨省就医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即药品和诊疗项目按就医地标准,报销比例和限额仍遵循参保地规定,建议提前查询两地政策差异。 -
三类人群备案更便利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如回原籍居住的退休职工)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如随子女生活的老人)
-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如外派职员)
这三类群体备案后长期有效,无需反复申请。
-
急诊特殊情况处理
突发急危重症未备案的,可先垫付医疗费,后凭病历、发票等材料回参保地手工报销,部分地区支持"急诊转住院"补备案。
随着医保"全国漫游"体系不断完善,建议参保人员提前通过12393热线或医保官网查询备案流程,并激活医保电子凭证避免实体卡丢失风险。跨省就医时选择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标识有"跨省直接结算"字样)可最大限度享受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