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选择切除手术还是微创手术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身体状况综合评估,肿瘤较小(≤5cm)、位置适宜且肝功能良好的早期患者更适合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而肿瘤较大、位置复杂或晚期转移者可能仍需传统切除手术以确保彻底清除病灶。
肝癌手术治疗分为切除手术和微创手术两大方向。传统切除手术适用于全身情况良好、肿瘤局限且肝功能代偿正常的患者,通过切除部分肝叶或半肝实现根治,尤其适合大范围肿瘤或靠近重要血管的情况。但术后恢复慢、感染风险较高。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切除、射频消融及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等,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尤其射频消融对直径≤3cm的小肝癌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甚至局部复发率更低。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复合手术的突破性应用,使合并肺转移的晚期患者也可通过一次手术实现双病灶切除。
选择术式时需综合考虑多维度因素。肿瘤直径>5cm或多发肿瘤通常需切除手术以降低复发风险;而位于肝脏边缘、远离大血管的病灶更适宜射频消融。若患者伴严重肝硬化或凝血功能障碍,优先选择创伤较小的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体力评分、术后肝功能恢复能力等均影响决策,例如肝功能Child-Pugh B级者更适用微创方案。术后辅助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无论采取何种术式,均需定期随访AFP、增强CT及肝功能,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可为晚期患者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肝癌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早期筛查与多学科会诊是关键。高危人群应每半年行腹部超声联合甲胎蛋白筛查,早发现者5年生存率提升至60%以上。最终术式的制定需专业团队根据影像学结果、全身状况动态调整,部分患者可采用“切除术联合消融”或序贯靶向免疫的新模式,以实现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