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既是重大疾病(大病)也是慢性疾病(慢病),其本质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的表现,具备病情不可逆、治疗周期长、医保可报销大病范畴、需长期管理等特征,确诊后需及时开展透析或移植等干预措施。
尿毒症源于慢性肾病渐进性发展,主要病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这些疾病持续损伤肾单位,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引发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作为慢性病,尿毒症具有隐匿性特点,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步显现疲劳、恶心、贫血、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并伴随心血管疾病、肾性骨病等并发症风险。
被纳入大病医保范围反映了尿毒症的严重性。该病症不仅需要长期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还涉及高昂医疗费用,而医保政策覆盖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相关药物报销,旨在缓解患者经济压力。部分发达地区还支持肾移植手术费用的部分报销,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治愈可能。然而肾移植面临供体短缺问题,多数患者仍依赖透析维持生命。
临床治疗强调系统管理而非短期治愈。基础治疗包括低蛋白饮食、并发症控制、血压及血糖管理,同时需警惕急性加重因素如感染、药物毒性等。通过规范透析和个体化医疗方案,多数患者可实现长期生存。统计数据表明,透析患者1年生存率超95%,5年约80%,10年达60%,但需终身随访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尿毒症作为典型慢性重大疾病,需要医患协作的全程管理。公众应重视定期体检、早诊早治慢性肾病;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通过药物、饮食、透析等多维度干预控制进展;社会和家庭亦需给予心理支持与资源协助,共同应对疾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