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历中的“主诉”是患者就诊时最核心的症状或问题,通常包括主要症状及其持续时间,用于快速定位病情并引导后续诊疗。 它是医生书写病历的首要内容,直接反映患者的就医需求,也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
主诉的核心作用
主诉是患者就诊的直接原因,例如“反复上腹痛3个月”或“发热伴咳嗽1周”。它帮助医生快速聚焦关键问题,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同时为后续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主诉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诊疗效率,因此需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诊断性术语(如“高血压”),而应描述具体症状(如“头晕2天”)。 -
主诉的书写规范
主诉需包含两个要素:症状+时间。例如,“头痛伴呕吐2小时”或“胸闷气短1周”。时间单位需明确(小时、天、月等),症状描述应客观,优先采用患者原话。若患者有多个症状,需选择最突出或最影响生活的症状作为主诉,其他问题可在现病史中补充。 -
主诉与诊断的关系
主诉不仅是症状记录,更是诊断的起点。例如,主诉“咯血1周”可能提示肺部疾病,而“下肢水肿1个月”可能指向心肾功能异常。医生会根据主诉展开针对性问诊和检查,最终确定第一诊断(消耗医疗资源最多或危害最大的疾病)。
总结:主诉是门诊病历的“导航仪”,用最简洁的语言揭示患者的核心诉求。患者就诊时若能清晰描述症状和持续时间,将极大提升医患沟通效率,助力精准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