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的病人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片,因为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梗复发的风险。但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关键作用
- 预防血栓形成: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脑梗复发概率。
- 减少心血管事件:除了预防脑梗,阿司匹林还能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经济且易获取:作为基础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价格低廉,适合长期服用。
需注意的潜在风险
- 胃肠道刺激: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甚至导致消化道出血,建议搭配胃黏膜保护剂使用。
- 出血风险增加: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脑出血、牙龈出血等风险,高龄或凝血功能异常者需谨慎。
- 药物相互作用:与抗凝药(如华法林)或某些止痛药联用可能增强副作用,需遵医嘱调整方案。
如何科学服用阿司匹林?
- 剂量选择:通常推荐小剂量(如75~100mg/天),既能发挥药效又减少副作用。
- 定期复查:监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
- 关注身体反应:若出现黑便、皮下瘀斑等出血征兆,应立即就医。
总结:脑梗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但必须个体化用药,并密切观察身体反应。患者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应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