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高血压是妊娠20周后出现的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妊娠期并发症,可能单独存在或发展为伴蛋白尿、器官损伤的子痫前期/子痫,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如导致孕妇胎盘早剥、心衰或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
围产期高血压的核心特征是妊娠20周后血压异常,但无蛋白尿或其他器官损害表现。该病可细分为妊娠期高血压与子痫前期——前者仅有血压升高,后者伴随尿蛋白≥0.3g/24h或更严重的肝肾损伤症状,需通过定期血压监测与尿检及时鉴别。
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螺旋动脉重铸异常、免疫炎症激活、血管内皮受损及遗传易感性相关,尤其高龄、肥胖、多胎妊娠或既往病史的孕妇高危。典型危害涵盖孕妇急性心脑血管意外和胎儿宫内缺氧、早产风险。
预防需多维管理:每日家庭自测血压并记录;调整饮食减少高盐油脂摄入,增加镁钾钙类食物(如坚果、绿叶菜);结合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游泳,避免劳累;孕前筛查慢性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高危群体需早期干预。若血压持续≥150/100mmHg或出现头晕、视物异常等症状,需紧急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围产期高血压隐匿性高但后果严重,孕妇应建立从孕早期到产后的全程预警意识,配合医疗监测实现早发现、早控制,以保障母婴安全。